周晚吟没有回答糯糯,她转头看了看采繁:“宫中的嫔妃,还有谁要走的?”
“陛下的妃嫔都是先皇赐的,位份不高,也都不是豪族,旁的也不曾进宫来接女儿的。都是苦命的女子,不过在宫中以泪洗面罢了。”采繁苦涩道。
“崔少使的家人进宫了,想着要接走她。”她想了想,低声说,“她才九岁,陛下留她在宫里,本来是想着她同太子殿下是姑表亲,将来封做皇后的,如今……”
崔家人也不是多疼自家女儿,只是怕将来若是端王胜了,怪罪他们和周复的这层关系。
崔家子弟不成器,向来是墙头草两边倒,混混日子捞好处。
周复虽然做了太子,崔家人竟然不能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后。
“姑娘,咱们背后也没有什么大族,也尽早走吧……”采繁说,“这会儿还能走,若是真乱起来,乱世里的女子……”
“我不会走。”
“不走?”糯糯惊了,“你不走你留着能干什么!”
“卢如璧布局造反,霍云引诱他作乱,这局棋,好像没有我的位置。”周晚吟笑了一声。
“天下也罢,江山也罢,本就与女子没有什么关系!你走的心安理得,坦坦荡荡。不管谁赢了,江山又不给你坐!”糯糯急了。
“对啊姑娘,咱们去西川投奔小郡主和霍将军去,京城里就让皇家人自己争去。”采莲说,“太子殿下毕竟是皇家人,即便输了,至多不过是软禁。”
“他不会输。”周晚吟道。
“那就更好了。”糯糯道,“我看洛阳王是明君之相,朝臣们也都喜欢他,他将来必能君临天下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周晚吟脸上浮起一丝苦涩的冷笑,“我已经入局了,除了老天,谁也没有资格赶我下桌。”
“你说什么?”
“我不会去投奔霍云,也不会离开太子。”周晚吟说,“我不会躲在他的身后。我会留在宫里,和太子共进退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没有可是……”周晚吟说,“即便陛下输了,霍云会兴兵讨贼。我知道,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他期待的。”
“而我,希望能稳住京城。”周晚吟道,“我希望那个结局,不用牺牲任何人,不用掀起兵戈。”
她看着糯糯:“太后身边那个姑姑,看好了……”
——————
夜色已经深了,顾太后还没安歇。
顺喜送来了两尊白玉观音,赔着笑脸解释说了外头情形。
“太子殿下如今公务繁忙,不能过来请安,让奴才送这两尊观音像过来,请娘娘莫要怪罪。”
周复往日里倒也按着规矩请安,只是他这人没什么软心肠,顾太后和他相看两相厌,他不来,顾太后还自在些。
“都这时候了,谁还有心情怪罪不怪罪!”顾太后激动道,“端王,他怎么会……怎么会做出这种事!他这是……这是谋逆啊!”
“谋逆”两个字说出口,她就有些后悔:“一定是有旁人唆使他的,他才十七岁,他懂什么啊!”
顺喜瞧着她稀里糊涂的样子,只得妥帖的安慰道着:“娘娘放心,太子殿下定会诛杀逆贼,安全接回陛下的。”
“什么逆贼,什么诛杀!”顾太后激动的破口大骂,“都是你们这些狗奴才挑唆,他们是兄弟叔侄,用得着你死我活么?周复要诛杀谁?端王是他什么人!那是他亲侄子!”
顺喜忙点头赔笑,不敢多说什么,退了出去。
顾太后看人走了,她又急了起来,好在没过多久,出去打探的崔姑姑就回来了。
“外头如何了?”顾太后着急的问,她也顾不得太后的尊贵体面,紧张的抓着来人的袖子。
“殷将军加紧了各处巡防,京中要紧的地方都设了关卡,我一路过来,都没出什么乱子。”
顾太后松了口气:“那就好那就好,哀家就怕出什么乱子,端王那里怎么说?”
“端王这会儿在行宫,我哪里能见到,只见到了娘娘。”
“她怎么说的。”顾太后激动道。
端王和周复翻脸,她平日里最疼的就是端王,好死不死这会儿却和周复在一道儿,自然是慌了神。
“娘娘说……”
“怎么说的啊?”
“娘娘说……她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……”
“谁不是呢!”顾太后激动道,“好好的出去秋狩,就闹到了这步田地。”
她说着又试探着问了一句:“皇帝他……没事吧?”
“陛下自然是无事的,若不是逼得急了,端王也不至于如此。”崔姑姑说,“端王殿下纯孝,哪里会对陛下无礼?”
顾太后再蠢也知道端王这是挟持皇帝政变,周惜朝落到卢家人手里必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。
但她又不肯责备端王,只尴尬的问道:“端王现在……是什么情形?”
“殿下如今跟着他舅舅在行宫里,朝臣哪有不信服的?”崔姑姑和气道,“陛下本就是最偏疼端王殿下的,若不是突然冒出个周晚吟,事情也不至于走到如今地步。”
顾太后想了想,觉得很有道理。
要不是冒出来个周晚吟,这会儿东宫里就不是那个难缠的周复,而是孝顺的端王。
她的日子也就不会这么难熬。
她想到这个,深深叹了口气:“若不是周晚吟挑拨,他们叔侄也不至于此,端王也不会出去和亲。陛下若是能回心转意……就好了……”
“回心转意?依你看,还能如何回心转意?”周晚吟大步走了进来。